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论文

试论校园安全事件

发布时间:2019/7/15 浏览量:5066

白忠信

(西安城建工程技工学校)

[内容摘要]  近些年来,校园安全事件易发多发,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自己的调研素材,结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淀,通过校园安全事件的概念,探讨校园安全事件的成因,提出遏制校园安全事件的基本对策,以期为应对校园安全事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安全事件;类别;危害;成因;对策

2019年4月15日是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平安和谐的育人环境,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调查获得的校园安全事件的素材,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淀,现就校园安全事件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校园安全事件的概念解读

(一)校园安全事件的概念

校园安全事件是指对于涉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学校教职员工、学生等在校园内外(包括在教学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损害人身安全或者损坏设备设施,造成人身伤亡,经济损失或者数据更改丢失,导致教育教学活动(包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考试等活动)暂时停止或者终止的意外事件。近些年来,校园安全事件易发多发,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强化校园安防措施,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部门,校园安全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迄今为止,我们的校园依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诱发令人瞩目的校园安全事件。反思一桩桩一件件校园安全事件给家庭造成的伤痛,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我们不得不格外重视这一问题。校园安全是学生成长的保障,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维护校园安全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校园安全事件的类别

校园安全事件大致可以分为:校园安全事故,校园治安事件,校园刑事案件等三大类别。

1、校园安全事故

1)触电事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生活、教育教学用电的范围越来越大。有的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淡薄,为了自己使用方便,私自乱接乱拉电源,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埋下了自己安全用电隐患,同时也危及到他人的人身安全。例如:2017年6月20日晚22点20分左右,南京师大仙林校区文学院大二学生宋某在洗澡时触电跌倒,宿舍同学发现以后,立即切断电源,将其从卫生间抬出,报告宿舍管理人员,及时拨打120和校医院急救电话。医务人员抢救50分钟无效,23点40分宋某死亡。

2)火灾事故校园火灾事故是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某些学校建筑物电路线路老化,消防教育滞后,消防设施不全,存在许多火灾隐患;许多学生心智不够成熟,防火意识薄弱,应对火灾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许,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宿舍楼602室女生宿舍失火,过火面积达20多平方米。因为室内火势过大,4名女大学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坠落身亡。事后调查查明:失火原因为宿舍女生使用“热得快”烧水酿成惨案。

3)交通肇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迅速普及,人们出行方便快捷。然而交通事故随着车流量的增加有增无减,造成了许多家庭悲剧。

究其原因除了社会进步导致交通安全隐患上升之外,人们交通安全意识薄弱,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车辆超载等违规现象普遍存在,交通违章时有发生,这些因素是造成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例如:2017年2月5日洪都拉斯校车违规行驶与货车相撞,导致12名学生死亡,35名学生受伤。

4)意外伤害事故有些学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超期使用教学设施,维护维修不够及时,安全检查不够到位,安全监管流于形式,造成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例如:某学校在上体育课时,一名男生在自由活动时,跃起抓住足球球门横栏,由于球门横栏固定不牢,导致球门栏杆翻倒压在男生腹部,造成脾脏破裂,被送住院做了摘除脾脏手术。

5)食物中毒事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虽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校园食品卫生工作仍然存在管理不严,监管不力,漏洞较多等现实问题。学校食堂和学校商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经营目的的唯利化,学校监管的形式化,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商贩为了降低经营成本,采购廉价原料、甚至伪劣原料,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在学校监管乏力的情况下,极易酿成事物中毒事件。例如:2016年3月16日,陇南成县第二中学,29名学生食用从学校商店购买的过期方便面之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事后调查查明:食堂附设食杂店出售的过期食品,是此次事件的主要诱因。

6)传染疫情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员流动速率增大,在传染疫情预防措施跟不上的情况下,加快了新病原体的滋生几率和传播速度。特别是在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域,由于环境、水源、食品交叉污染,学校及其周边餐饮卫生条件不够达标,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负面因素的影响,造成校园传染疫情时有发生。例如:2018年12月17日,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陈浩因病死亡,死亡原因:医生诊断为因患流行性出血热,导致肾功能衰竭。医学专家指出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老鼠身上的寄生虫传播给人类,陈浩居住的学生宿舍老鼠出入频繁,因此怀疑陈浩患病死亡与学生宿舍频繁出现的老鼠有关。

2、校园治安案件

近些年来出现一个令人担忧社会现象,随着这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道德水平不断降低,社会诚信不断下降,道德堤坝伤痕累累。这一社会现象也波及到了在校学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思潮泛滥,导致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这些负面因素在学校管理不严,监管力度不大的条件下,极易滋生校园治安案件。例如:2002年10月16日下午,某校学生沈某,在教室看书时睡着了,醒来发现书包内的手机、身份证、借书证以及三百多元现金钱被盗。

3、校园刑事案件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学生是国家之栋梁。依法塑造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然而目前的法制教育实在令人担心,部分学生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法律责任模糊,哥们义气、成王败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糟粕充斥头脑,致使校园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例如:2018年9月13日上午,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师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斗殴事件,几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在厕所发生争执,进而厮打,初中三年级一班班长马硕同学前去劝架,被同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持刀连捅三刀,后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酿成校园刑事案件。

(三)校园安全事件的危害

1、校园安全事件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校园安全事件不仅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发学生形成不健全人格。以校园欺凌事件为例,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学生生活在暴力恐怖的阴影之中,畏惧到校,无心学习,不愿上学,甚至被迫中断学业;不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而且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导致学生没有勇气,缺乏信心,懦弱自卑,孤僻偏激。校园欺凌者也会没有约束,狂妄自大,为所欲为,逐步形成反社会人格,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2、校园安全事件危害人民教育事业

校园安全事件不仅危害学校教学管理秩序,危害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并且可能造成不特定学生的伤亡、不特定学生的食物中毒及校园传染疫情的传播,引发校园恐慌情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恶略的政治影响。

3、校园安全事件危害社会稳定,危害家庭幸福,危害学生成长

我们一直在进行“尊重生命”教育,注重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校园安全事件不但使受害学生对社会管理失去信心,而且使学生家长、学生亲友、学生同学等波及到的人们也对社会管理产生疑虑,形成社会管理失信,引发社会道德滑坡,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校园安全事件的成因分析

在形形色色的校园安全事件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分析校园安全事件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制定遏制校园安全事件的对策。笔者试图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方面探讨校园安全事件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英雄,成为一个庸人,还是成为一个罪犯?完全取决于他的成长环境,取决于他所接受的教育。所以,环境塑造一个人,教育改变一个人,学习成就一个人。

1、家庭成员素质影响孩子站位

学生家庭成员,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素质高低决定学生观察社会的站位和视角,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行为习惯、观察事物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学生的行为习惯。在遗传基因的作用下,学生观察社会的站位和视角与其家庭成员、特别是与其家长具有天然的联系。

2、家庭教育不当影响孩子性格

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其家庭教育背景密切相关,学生家庭成员,特别是学生家长个人素质低劣、独断专行、棍棒教育,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自卑及其逆反心理;学生家长疏于教育、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容易使学生产生我行我素、不受约束心理;这些都是“问题学生”的诱因,也为校园安全事件埋下了隐患。

3、家庭环境不良影响孩子成长

环境在无形之中塑造着一个人,学生家庭成员,特别是学生家长道德品质不良、家庭暴力不断、教育方式粗暴都会在学生心理留下阴影,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往往会使学生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留守儿童会使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淡化,上述因素在日新月异的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会使其产生性格扭曲,形成不健全人格,滑向违法犯罪的边缘,埋下校园安全的隐患。

(二)学校原因

截至目前,我们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体制。学校教育注重传授知识,轻视启迪心智,忽略培养人格,使许多学生在个人社会化进程中,走进了“死读书”的死胡同,升学考试成为各类教育的指挥棒。品德教育,人格教育,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校园安全事件易发多发。

1、学校不够重视安全教育

从某一个侧面观察,学生是最辛苦的一个群体,他们面临着学习、升学、就业等多重压力。许多学校重智轻德,关注的是学科成绩和升学率;省略生命教育,轻视安全教育;忽视安全事件。导致教职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贫乏,自救避险能力薄弱,学校安全防范能力下降。

2、学校没有落实安全责任

许多学校不够重视校园安全工作,没有成立安全稳定领导小组,没有安全协调机制,没有安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没有有效落实安全责任,造成制度不全,分工不细,责任不明,追究不力。教职员工“一岗双责”意识淡薄,安全工作存在麻痹侥幸心理,缺少部署、检查、落实,安全制度时紧时松,重点时段及校园重点部位安全管理仍然存在漏洞,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只管登记,不重检查,放进社会闲杂人员入校的情况时有发生,安全巡查不够到位,安防设施不够健全,留下校园安全漏洞。

3、学校安全督查流于形式

安全督查是促进落实校园安全责任的有效形式,然而由于制度落实不严,安全监管不力,学校安全督查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督促整改、落实责任的效果,失去了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遗留了校园安全管理漏洞。

(三)社会原因

1、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国家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例如:《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条例处罚法》等,这些法律文件中都有相应安全条款。但是由于规定条款过于原则,有些问题不具有操作性,特别是没有明确在保护学生方面,基层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各自应负的责任,学校周边200米以内这一特殊区域由谁承担治安管理责任等法律问题。

2、社会道德堤坝缺损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由于教育的缺失,社会道德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传统美德渐失,职业道德扭曲,家庭伦理弱化,西方世界的腐朽东西严重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人们心目中的偶像被逐渐打碎,损人利己,成王败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盛行。道德缺失弱化了人们的信仰,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这些都为校园安全事件埋下了隐患。

3、社会不良因素的激发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加剧,人们的生活成本上升,生存压力增大,官员贪腐屡禁不止,政商勾结,官商勾结,吸毒、卖淫嫖娼、赌博盛行,部分人的挥霍无度与贫困人口的艰难度日彰显社会不公。为了报复社会,一些思想偏激的狂徒把泄愤的目标指向了反抗能力微弱的在校学生,埋下了校园安全事件的隐患。例如:2018年4月27日下午,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三中学门口,犯罪嫌疑人赵某某为了报复社会,手持匕首追刺学生,致使9人死亡,10人受伤,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4、黑色暴力文化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到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不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严重腐蚀着人们的心灵,而且黑色暴力文化肆虐横行。不良影视作品、游戏中所渲染的暴力犯罪行为、血腥恐怖画面深刻的影响着青年,使他们从小养成张扬个性、贪图享乐、崇尚暴力的习性,导致人生轨迹改变,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埋下了校园安全事件的隐患。

5、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增多

市场经济的逐利本质,使校园周边面向学生的市场蓬勃发展,酒吧、网吧、餐厅、KTV、游戏厅、电影院不仅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增加了许多治安隐患,盗窃勒索学生钱财事件时有发生,使发生在这些场所的治安、刑事案件逐年增多,从而埋下了校园安全事件的隐患。

三、遏制校园安全事件的对策探讨

(一)注重家庭引导

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家长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家长的影子。只有家长率先垂范,身教熏陶,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初的安全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学生的第一教师,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所以,家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时守信,做好学生的“启蒙教师”,当好学生安全的第一位守护者。

2、更新教育观念,注意教育方式

家长要注意营造宽松、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学生留有一个独立思考、自我锻炼的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快乐成长。所以,家长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先进的理念引导学生,以先进的文化教育学生,以先进的知识武装学生,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健康成长,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

3、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俗话说“富有富的烦恼,穷有穷的乐趣”,不管家庭经济优劣,家长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关心学生成长,关心家人健康,在家庭的温暖中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毅力,锻炼学生的能力,交给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奠定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强化学校教育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学校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以《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统领,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原则,不断提高校园安全意识,坚决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作用,以校园走廊文化、墙板报、宣传栏、广播、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事件警示、网络、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增强师生的自救互救知识,降低校园安全事件的危害。

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学校要成立安全稳定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校园安全规章制度,健全校园安全实施细则,例如:学生管理制度,公寓管理制度,教师值班制度,门卫值班制度,水电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预防传染疾病工作制度,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体育设施检查制度,健康体检制度,安全事件处理办法及校园安全预案等。分解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安全管理任务,形成校园安全人人有责,校园安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督查校园安全事项,堵塞校园安全漏洞

公安机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消防管理部门、医疗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督查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内部要加强校园安全检查,坚持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校园安全隐患,堵塞校园安全漏洞,强化校园安全责任,追究相关责任人员,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社会管理

1、完善法律法规

我们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事件,把遏制校园安全事件提升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放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通盘考虑。立法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涉校法律法规,充实相关条款,为保护在校学生、惩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法律支持。

2、高度重视道德教育

我们应该把社会道德教育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注重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修复损毁的道德堤坝,巩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成果,深化学生道德教育的层次,养成崇尚社会主义道德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平台、报刊、杂志、校园文化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宣传社会主义道德,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客观宣传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果,反映时代的要求,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渴望。积极开展礼仪、礼节、礼貌教育活动,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

3、净化社会空气

我们要依法依纪依规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严厉打击官商勾结、政商勾结、贪污受贿等消极腐败现象,扫黑除恶、深挖保护伞,遏制吸毒、卖淫嫖娼、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坚持精准扶贫、消除两极分化,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4、遏制黑色暴力文化

我们要规范文化市场管理,遏制黑色暴力文化泛滥的势头,加大对网络游戏、影像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审查涉黑涉爆影视题材,特别是严格审查严重暴力刑事案件和涉黑团伙影视作品中展示的暴力、凶杀、恐怖镜头。鞭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崇尚暴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社会腐朽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文化。

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依法打击治安、刑事犯罪活动,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加大食品卫生检查力度,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完善校园周边交通设施,加强交通监管力度,确保校园周边的安全稳定。

在现实条件下,校园安全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隐患。校园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或者哪一个单位可以单独完成的工作,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作为管理依据,而且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学校的安全防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傅涛.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徐卉.校园安全的法律思考[J].中国教师报,2004(12)

[3]潘拥军,魏国亮;浅谈当前校园伤害事故成因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4]  梅肖娟;社会转型期高职高专校园安全管理的研究;公共管理(MPA)安徽大学2015(学位年度)


主办:陕西省警察防卫技术研究会咨询电话:029-83667360丰巢科技

官网:http://www.jcyjh.cn陕公网安备0000001号陕ICP备2022003470号-1